“看着我···你有你母亲的眼睛。”
船坞里,斯内普说出了这句临死前的遗言。在原著并没有这一句话,但这一句台词却是全片,甚至是整个的系列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我没有忍住泪水。在邓布利多的办公室,哈利在冥想盆里读到了斯内普所有的记忆,从第一次与莉莉·伊万斯的相遇到抱着莉莉冰冷的身体失声痛哭着,从强迫哈利练习大脑封闭术到老邓请求他杀死自己。十多年来,西佛勒斯从未表达过对于莉莉的爱,暗地里却一直保护哈利。这也许促使着哈利走进禁林,勇敢地自己的命运。感谢Alan Rickman的表演让我们再一次记住了斯内普的名字。(同样感谢玛吉史密斯女士。)
“在结束的时候打开我。”
复活石在哈利手里转了三次,詹姆·波特、莉莉·波特、小天狼星·布莱克、莱姆斯·约翰·卢平的灵魂出现在了眼前。当哈利询问母亲是否依然在他身边时,莉莉回答:
“一直都在。”
Alexandre Desplat在复活石的这一段配乐《The Resurrection Stone》使用了三角铁、鼓乐、钢琴和童声的吟唱,纯净通透又悠远哀伤,充满着对亲人的思念。童声的旋律也同样出现在了片头莉莉的主题、斯内普的回忆和结尾伏地魔的终结中。所以与其说本片的主题是决斗,还不如说是牺牲。就像纳威对伏地魔所说的,即使哈利真的死去,这里所有人的牺牲也不能失去意义。
尽管对于导演Yates改动的原著情节不太满意,很多段落也只是点到为止,还是坐在电影院里直到片尾字幕结束,工作人员开始清场,就去年告别《Toy Stroy 3》时一样。很多年前还在读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淘到了一张《魔法石》的盗版VCD,窝在被窝里偷偷看完《密室》,又一年暑假在书店里站着读完了《火焰杯》,兴冲冲地去买《凤凰社》和《混血王子》,在高考的那一年暑假读完了《死亡圣器》。去年和咸鱼在地中海影城看上部时候的兴奋劲犹在眼前,转眼间他马上要去康涅狄格去攻读高分子了。
昨天下午收到了Pottermore.com注册的确认邮件,像个孩子一样开心了很久。十年了,如今最后一批八零后也走上工作岗位了。十年,我们一面看着哈利、赫敏和罗恩长大,一面看着自己长大。喜欢这个故事,也许就像其他喜欢这个系列的人一样,心底里其实是拒绝成为一个心绪纷繁复杂的成人罢了,盼望着猫头鹰的来信,希望可以像一个孩子一样简单而纯朴着。无论生活如何残酷,依然记得要勇敢的活着。
“不要同情死人,要同情就同情活人,尤其要同情那些活着却没有爱的人。”
老邓在哈利的车站幻境中如是说。联想到《诗翁彼豆故事集》里《男巫的毛心脏》和《三兄弟的故事》,其实伏地魔就是男巫和安提俄克·佩佛利尔的缩影,希望通过魂器和接骨木魔杖实现不死,结局却不免一死。伏地魔骄傲自负,把爱看作傻瓜之事,但他从未想到会两次死在爱的名义之下,莉莉的母爱和哈利的牺牲。贪婪招致毁灭。复活石让卡德摩斯·佩佛利尔死于不能复活爱人的忧郁,而隐形衣却让伊格诺图斯·佩佛利尔谦卑而平安地度过了一生。罗琳的笔下魔法并非万能,不能让人不死,也不能使死者复活,仿佛是当代科技的隐喻。
罗琳女士曾说,《哈利波特》的主题是死亡。贯穿七部作品,亲人死去,朋友死去,最信赖的人死去,最美好的生命相继死去。记得曾有人说,真正的先知是告诉人们他们一定会死,没有人可以避免死亡。但爱可以战胜死亡和恐惧。
影片里复活石被扔在了禁林里,而哈利把接骨木魔杖折断扔向了远方。虽然威力无比的魔杖属于哈利,但哈利还是选择回归平凡。经历过磨难,最重要的不是绝对的力量和权力, 而是爱,仅仅是爱而已。
“但如果你很在意的话,你可以选择要格兰芬多不要斯莱特林。分院帽会考虑你的选择的。”
昨晚又特地看了一遍书的结尾。在影片结尾处,国王十字车站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上哈利告诉了阿不思一个秘密。影片的结尾很短,基本上只保留了这句台词,算是一个遗憾。但当霍格沃兹特快喷着蒸汽离开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是时候说再见了。
不管怎样不舍,还是依然要长大,只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和如何度过一生。嗯,像个孩子一样。
终极版预告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1201607/
豆瓣: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01123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