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1年5月14日星期六

你的神学派别是……?

        原文地址:http://goo.gl/NaxMd 作者:牧羊棍儿

        我已经很多天没有写东西了,一来是繁忙,二来是心情杂乱,总之,这些天是恶于动笔的。我终究还是一个有些情绪化的人啊。但是昨天晚上和一个学生的一席对话却提起了我写点什么的兴趣。

        对话从一条短信开始:“你认为有千禧年吗?提出你的论据来。”这无疑是一个无法用短信回复的问题,并且在我看来,这也是根本就不值得去讨论的问题,于是我便答非所问的回复到:“傻孩子”。但是随后我收到的一系列问题表明,学生还是想弄清楚我的看法到底是什么,并且他更希望知道我的神学观点到底是哪一派的。

        说实话,现在的我确实很难说归属于哪一个神学派别。如果是在若干年前,我也许会称自己是一名改革宗的追随者。但是现在事情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努力的逃了出来。这倒并不是说我倒向了亚米纽斯主义那一边,我只是不愿意让自己在一种捍卫某个观点的姿态下变得行为僵化、心胸狭隘。要知道,傲慢而对他人充满敌意的形象是令人厌恶的。

2011夏季“科幻进校园”活动(松江站) 图文报道

        早在几个星期以前,我就听闻了社团申请了“科幻进校园”活动,没有想到的是居然获得了杂志社和校方的许可。在2011年5月11日,作为2011夏季“科幻进校园”活动在上海的第三站,东华大学平行界科幻协会有幸邀请到了《科幻世界》杂志社的编辑,同时也是著名科幻作家的刘维佳老师,为我们做了一场题为《科幻离我们有多远》的主题讲座。

        刘老师在讲座中和我们分享了科幻文学的特征,科幻与工业文明历史的关系,科幻出版和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联系,中国科幻文学出版和评论的现状、问题及未来以及科幻写作的注意事项。期间,他幽默地告诉我们,作为杂志社的编辑,他不是中国看好科幻最多的编辑,而是看坏科幻最多的编辑,科幻首先是一种文学,作者学习如何把故事讲好是最重要的。(讲座的详细内容已由一位同学整理,有待日后发布。)

        讲座结束之后,我们进行了互动提问环节,来自松江大学城各个学校的同学都踊跃提问,刘老师的回答精彩而幽默,引起了有关科幻译文、科幻电影的讨论,并谈起了去年《科幻世界》杂志社“倒社”风波的一些细节,气氛非常热烈。在读编讨论的时候,我们发现刘老师眼角已经严重出血,估计是此次进行活动时的疲惫引起,表示关切。在临近尾声的时候,大家纷纷要求刘老师在《科幻世界》300期上签名,并合影留念。刘老师也带来了杂志社的回礼,两本有全部杂志社编辑签名,由杂志社出品的科幻作品。

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格林小姐 (II)

        晚上,我独自一人坐在轻轨的车厢了,望着对面的自己发呆。耳边,查斯特的嘶吼变成了一种讽刺,自从麦克离开“林肯公园”乐队以后,歌曲的风格慢慢向着流行转变。琳,我可能还是不了解你,我们说到底还是两个任性的孩子。白色的车厢,城市的灯光映在车窗上,还有我那灰色的影子。对面的车窗里,我默然地看着自己,旁边渐渐浮现出了另一个影子,那个名字究竟意味着什么。
        车厢里的液晶屏不停地放着广告。“插播一则消息:世博会的志愿者管理中心的档案数据库刚刚遭到了黑客了。不久以后,相同的IP有访问了游客进出世博园的资料,世博塔的身份识别系统疑似遭到了攻击。警方正在调查这一事件,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世博塔?
        我突然想起来,早在两个月前,我在世博会服务中心以志愿者的身份办了一张电子准入证。而今天我带琳进入太空塔的时候用这张卡在门口的读卡机上刷过一次,难道是她?

        周一的晚上,我把阿伟叫到了家里。
        “你不是说有人盗了你的支付宝帐号?”
        “是啊。帐号我刚刚冻结,据说那家伙只是买了一种LED灯,叫什么植物生长灯。”
        “你来看看,最近的系统有安装过补丁吗?”
        “没有啊。”
        “注册表被修改过了,你居然没有发现。还有,系统日志里显示昨天早上添加了几个补丁,都是针对系统漏洞的。”
        “喂,我又不是计算机专业的。那天早上,我把电脑开着挂QQ,自己做家务。下午逛淘宝的时候发现交易已经成功了。”
        “看起来像是黑客攻击过你的电脑,轻易地绕过了防火墙的漏洞。我正在备份你的硬盘,回去好好研究。还有一个MG病毒,应该是一种木马,一般的杀毒软件杀不掉,但也只是清空了你的聊天记录,把所有的图标替换成了一盆植物。”
        晚些时候,我把那盆植物的截图发到了维基物种的讨论区,几分钟后,一位匿名网友告诉我:
        “那是一株球兰(3),又名绣球花。”

格林小姐 (I)

笔者按:这是笔者在2009年初为《计算机犯罪与取证》所做的一篇课堂作业,是一篇科幻小说,由于时间原因,文中描述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细节与去年的世博会有很大的出入,望谅解。


        那场雨,下得好大。
        2010年7月5日,一个倒霉的夏日,而且还是一切麻烦的开始。
        狂风中,树枝被撕扯着,行将断裂。满地可见的,除了四散的塑料袋,还有一把把雨伞的残骸。现在还是淋雨更好一些,我收起伞,向家里狂奔。虽然从居委会到家里一般只要五分钟,可现在居然下起了冰雹,躲也来不及,噼噼啪啪地,把旁边水果摊的遮雨棚砸了几个大洞。
        手机响了,顾不及去看,我闪身藏进自家的铁门后边。顺手把伞扔进了浴缸,至少这样房间里会干净一些,我想。然后我看着镜子中的自己,比落汤鸡还湿,狼狈不堪。简单地擦拭了一下,我打开手机,读出了那条短信。
        “儿子,我们今天刚看到天涯海角。海南岛真美。今天的活动怎么样了?”
        “好吧,你第二天新闻里会看到的,‘因为一场突如起来的亲朋大雨,江湾镇街道居委的世博宣传活动草草收场’。我自己一个人过得还好,谢谢关心。顺祝旅途愉快。”我简单地回了几句就去洗澡了。

        晚上,我习惯性地打开自己的邮箱,发现有一个名叫“Miss Green”的人想要加我为GSN好友,而且还留言了。我觉得奇怪,这年头怎么还有人用这样的呢称的,也许是国外的吧。07年有一个自称玛丽的法国留学生在空间里热情和我打招呼,已经把我吓得不轻。
我同意了她(暂且称之为“她”)的请求,开始了一段对话。
        Xavier(以下略为X):你好。你为什么要加我为好友呢?
        Green(一下略为G):其实,你应该见过我的,就在IB-CAS(1)的展台边上,我还是很显眼的。
        X:什么话?哪里的展台?
        G:你没看到吗?我不太记得了,让我查一下。
        X:好吧。(“查一下”?)
        G:哦,对了,就是在“东方之冠”(2)的里面。
        X:那天啊,我们一批志愿者被临时派到那里帮忙的。穿着志愿者的衣服,就是我现在用的这张头像啊。
        G:那你看见我了吗?
        X;不知道,我有没有见过你长什么样的,你的头像怎么只是一片绿色啊。
        G:我喜欢绿色,就像我的名字一样。
        X:你也是志愿者吗?游客?
        G:都不是。
        X:那你是做什么的,我可从来不记得那些展位上的喋喋不休的女生。
        G:我也不知道。但你来了就知道了。明天行不行啊?
        X:不行啊,今天的世博宣传活动泡汤了,明天还得接着搞下去呢。
        G:啊?那算了,我其实一直很闲的,想找个人聊聊。
        (她发过来一个传情动漫,一只猴子趴在桌子上哭泣。)
        X:对不起,真的没办法,再见!
        G:好吧,再见。
        打开电视,21点整,ICS正在报道早些时候奥巴马参加完美国馆的一个纪念活动,然后赶回华盛顿参加独立日纪念的新闻。我想我今天的确是太累了,其实什么也没有做成功,但有一个人的名字在脑子里回荡。
        Miss Green,我真的见过她吗,我的记忆力是不是开始衰退了?

从黄金分割到混沌 (IV)

参考文献与注释:

文献:

1、《科学精神与西方绘画》.陆庆龙

2、《科学思维的艺术》.张大松

3、《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 》

4、《科学与艺术》.戴吾三.刘兵清.华大学出版社

5、《科学传播读本》.刘华杰.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6、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7、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从黄金分割到混沌 (III)

        在艺术里相应的变革来得稍稍早些,那就是由向对称与和谐的古典美挑战的印象派开始的新潮流。在音乐领域中,印象派音乐虽然在结构和主题发展的原则上偏离了传统,但是它的始创者德彪西(6)的和声与旋律的巨大天才很快就征服了传统的听众,使他们领略到这个流派带来的前所未曾感受过的美。如果就从一个新的角度描写了本来在自然就存在的现实来说,和谐与不和谐、对称与不对称,本来都是客观存在的。



      亚威农少女,毕加索,1907


        二十世纪的科学与艺术经历了令人目眩的发展,从美的角度来看,特点是远离了古典的对称与和谐,用科学的术语来说,引入的不对称和不和谐的量越来越大。经典科学受到来自非线性科学的挑战。在1957年,两位居住在美国的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7)和杨振宁提出一个理论说,并不是所有的对称性都被自然尊重的,例如,大自然有时并不尊重左和右的对称性。于是,在物理学中开始了一个研究对称性被破坏的新浪潮。研究的结果使得科学家对于自然中对称性的深刻的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称性确定物体的运动方程,而对称性的破缺决定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个基础上,一些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电磁现象和弱作用现象的理论,广义相对论--显示出空前的、惊人的美。在艺术领域,即便经历过从莫奈(8)到高更的冲击,但是康定斯基(9)、毕加索(10)、夏加尔(11)的作品还是使人们感到不知所措。这种惶惑不只是观众才有,艺术家也有,在画家如毕加索不断在改变自己的风格,从早期的蓝色时期、玫瑰时期到后来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例如他的《亚威农少女》突破性地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在作曲家如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不断推出半音阶音乐、无调性、十二音体系、多调性、等等,正是在变化的急流中杰出的天才们狂热求索的记录。保罗•杰森•布拉克被称为美国的特征,其绘画特点大幅、无限,非线性,混沌,随机性,不确定性,皆为分形的体现。

从黄金分割到混沌 (II)

正文:

        任何时候,科学与艺术从来都不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自从人类出现以来,科学与艺术都在试图解释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不同的是,科学的目的是追求“真”,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科学的方法与艺术的思维在深层存在共通和一致,因为是潜在的所以不被人们所发现。其实,稍加探究可知科学与艺术存在着美妙的和谐。


        从远古时期,人类就开始了对于美与真的追求,岩洞中对于野生动物的粗旷描绘,美索不达米亚胚土上天文学的记载,表达人们对了解自然的一种原始的需要。


        在古典时期,面对着一些实际性问题的解决,包括编制历法和疾病治疗,纯粹的自然科学研究慢慢开始兴起。最早期的科学哲学家起源于古希腊。其后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为首的后起者,相继出版了首批的自然哲学著作。虽然著作里的理论并不是相当具结构,并有一些理论被后世推翻,但却为后世的科学探索,奠下重要基础。在这段期间,不同形式和类型的科学,都开始有个雏型。这包括了动物学、植物学、天文学,也包括一些像物理和数学的简单理论。最典型的例子,如毕达哥拉斯(1)发表的毕氏定理、阿基米德(2)发现了“杠杆原理”和“力矩”的观念。当时学者认为事物应该具有简单而和谐的数学规律,例如音乐中和谐的音调频率之间存在严格的整数比关系。


达芬奇自画像


蒙娜丽莎


        文艺复兴解放了被宗教禁锢的思想,绝不仅局限于人文文化,它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的几个方面,由人文主义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和新科学运动所构成,这些运动都渗透着一种理性主义,通过理性主义恢复了人的尊严。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和学术的巨匠,他们在科学与人文的领域中充分施展着多才多艺的天赋,他们跨文化创造的建树起到了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的作用。在这方面可以列举出许多人的名字,如里昂•巴蒂斯塔•亚尔培蒂、韦罗丘、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尤其是达芬奇,他不仅对各种艺术无不擅长,而且对各种知识也无不研究,从他的手稿就可以看出,他观察和研究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人文与科学的各个领域。他不仅是著名的画家,还可以称得上是雕塑家、工程师、建筑师、物理学家、生物学家、哲学家,而其在每一学科中,他都在当时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被公认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和科学家。将科学与艺术结合最好的是达芬奇(3)。


从黄金分割到混沌 (I)

笔者按:这是笔者2008年末的一篇习作,是《科学方法与艺术思维》课程的一篇论文,尽管时隔依旧,亦有可能不少错漏,不过现在看来仍然很有启发,与诸位分享之。

关键词:
         科学、艺术、渗透、发展、欣赏

摘要:
         科学与艺术都经历了从黄金分割到混沌的变化,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渗透、融合、促进。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欣赏艺术,用艺术的思维分析科学,

引言:
        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却很少有人会刻意深入地去挖掘其中的内涵和哲理。非线性科学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大学生,通过分析两者发展中的联系,打破固有的思维禁锢,学习从新的角度认识事物,提高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

有一种爱我们还很陌生

余 虹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正在波士顿大学做访问学者。一位凶手开枪打死了32个人,凶手本人也饮弹自尽。刚听到这一消息时有些震动,毕竟死了那么多人,但震动很快过去了,因为这种事听多了见多了;当风闻凶手是中国人时有些不安,毕竟自己是中国人,仿佛自己也脱不了干系,但不安很快消失了,因不久便有更正,凶手不是中国人;再听说美国人在悼念活动中连凶手一起悼念我惊讶了,这惊讶久久不能平息。

        一天在去波士顿大学的途中一位同行的中国留学生对我讲了事发第二天晚上他们社区的守夜祈祷。她告诉我在守夜仪式上他们点了33根蜡烛,为33个生命祈祷,这让我惊讶。她向我转述了守夜仪式上人们的悲伤以及它们的言谈,其中一位牧师的话让我惊讶。这位牧师看着33根蜡烛说:“这里的每一根蜡烛都象征着一个生命,它们现在都很平静,我相信他们都在上帝那里得到了安息。当那位凶手在开枪的时候,我相信他的灵魂在地狱里,而此刻,我相信上帝也和他的灵魂在一起,他也是一个受伤的灵魂”。之后我又看了一些相关报道,这些报道继续让我惊讶。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4月20日中午举行的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次日,安放在校园中心广场草坪上半圆的石灰岩悼念碑是33块,其中一块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赵承熙的悼念碑旁边也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些人留下的纸条。其中有两个纸条这样写着:“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劳拉”;“赵,你大大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勇气与关爱。你已伤了我们的心,但你并未伤了我们的灵魂。我们变得比从前更坚强更骄傲。我从未如此因身为弗吉尼亚理工学生而感到骄傲。最后,爱,是永远流传的。艾琳”。

你为生存做些什么,我不关心

[英] 达纳.佐哈 伊恩.马歇尔

你为生存做些什么,我不关心。 
我想知道,你的渴求,你是否敢于梦想, 
那内心的渴望。 

你的年龄有多大,我不关心。 
我想知道,为了爱、为了梦、为了生气勃勃的奇遇, 
你是否愿意像傻瓜一样冒险。 

我不关心,是什么行星使你的月亮位于方照, 
我想知道,你是否已触及自己悲哀的中心, 
是否因为生活的种种背叛而心胸开阔, 
抑或因为害怕更多的痛苦而变得消沉和封闭。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面对痛苦——我的或者你自己的, 
用不着去掩饰,使其消退或使其凝固。 
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安享快乐——我的或者你自己的, 
你是否能充满野性的舞蹈,让狂喜注满你的指间和足尖, 
而不告戒我们要小心,要现实,要记住人的存在的局限。 

一组世界各地优秀摄影师的个人主页

Gilles Bensimon http://www.eyestorm.com/artist/Gilles_Bensimon.aspx
Jean-Baptiste Mondino http://mondino-update.net
Thierry Le Gouès http://www.thierrylegoues.com
Eric Traoré http://www.eric-traore.com
Francois Rousseau http://www.francoisrousseau.com
Nicolas Hidiroglou http://www.hidiro.com
Bruno Fabbris http://www.brunofabbris.com
Philippe Salomon http://www.philippesalomon.com
Alexandre Weinberger http://www.alexandreweinberger.com
Gilles-Marie Zimmermann http://www.gmzimmermann.com
Michel Perez http://www.michelperez.com